
这些食堂禁用、慎用四季豆类菜肴

当前,正值四季豆类蔬菜大量上市的季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和消费者要注意烹调方式,谨防发生四季豆类食物中毒。
四季豆又名刀豆、芸豆、扁豆等,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蔬菜。生的四季豆含有两种特别的成分,红细胞凝集素和皂甙毒素,彻底加热可破坏这两种有毒物质。如果烹调时加热不彻底,毒性成分未被破坏,人食用后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头痛等,体温一般正常;病程短、恢复快,大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恢复健康,预后良好。
四季豆中毒事件易发生在一些集体食堂及餐饮单位。主要原因是集体食堂菜肴一般是用大锅制作,受热不均;一些餐饮单位为追求烹调后的四季豆颜色好看,吃起来脆口,加热不够充分。这样就导致四季豆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学校食堂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
据云南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食用四季豆安全风险警示》。
根据《风险警示》
今年以来
云南省多地陆续发生多起
因食用加工不当的四季豆
导致多人食物中毒事件
且多发生在单位、建筑工地等集体食堂。
四季豆等豆荚类食品应先过沸水再煸炒
据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月5日消息,福建省泉州市食安办、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春节食品安全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春节疫情防控期间的饮食安全。
其中强调,畜禽肉和海鲜等大块食物要充分加热,四季豆、扁豆、油豆角等豆荚类食品应先过沸水再煸炒,确保皂苷等有毒物质分解。
近期出现多起疑似进食豆类蔬菜
引起的皂素中毒
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微信公众号消息,2021年1月以来,广东已接到多起疑似进食豆类蔬菜引起的皂素中毒,较往年有上升的趋势。
这些吃四季豆中毒的报道,
让人忍不住对四季豆发出灵魂拷问:
“是四季豆出问题了么?”
其实也不必过于惊慌
生(或未煮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素、血球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剂等。其中,皂素对人体胃肠道有强烈刺激性,甚至可引起出血性炎症。
食用四季豆中毒后,大多数病人在2-4小时后出现症状,也有的病人30分钟就出现症状了。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同时伴有头痛、头晕、出冷汗等神经系统症状。
非常简单:只要彻底煮熟四季豆,毒性就能被破坏!
以下几种做法会让四季豆好吃又安全哦:
1.烹调前,把四季豆两头的尖及荚丝去掉,并在水中浸泡15分钟。
2.制作四季豆时,每一锅的量不要超过锅容量的一半,保证受热均匀。
3.最好红烧,因为可以充分熟透。当四季豆煮熟焖透,失去原有的生绿色、食用时没有豆腥味和苦硬感,就算完全煮熟了。
4.干煸四季豆虽然好吃,但是难以熟透,吃下去有风险。所以在油煸炒后要加适量的水,盖上锅盖焖十分钟左右,并用铲子翻动四季豆,使其受热均匀,确保四季豆煮熟焖透。
5.如果要凉拌,也需先煮熟煮透。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凉拌四季豆时,“开水焯”并不能破坏毒素,切勿追求颜色好看,口感爽脆而不把四季豆彻底煮熟。
陕西卫健委重要提醒
2021年1月1日至1月31日,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7589例,死亡19例。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乙脑、登革热、炭疽、流脑、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15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5606例,死亡19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猩红热和淋病,占发病总数的93.74%。同期,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8种11983例,无死亡。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占发病总数的97.81%。
目前,正值冬春季节交替,温度变化较大,又恰逢春节,人口流动频繁,聚餐机会增多,呼吸道、肠道传染病易高发。各级疾控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预警监测,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值班值守,要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果断措施加以控制。
省卫生健康委提醒广大公众: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尽量就地过年。减少家庭聚餐,室内要保持通风换气,个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持之以恒落实好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等常态化防控要求,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个人抵抗力,出现发热症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
来源:陕西卫健委、宁波晚报、云南发布、健康广东等
宣传洋县,服务洋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投稿 : 1247849349@qq.com 微信客服:1856567612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