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新十条”的发布后
与新冠病毒的三年拉锯战
来到了总攻时刻
骤增的门急诊量对上不断减员
一边是焦虑、痛苦的患者
一边是坚守、疲惫的医护
在“黎明之前”
一身白衣的他们再次成为阻挡疫情的
那道“防波堤”
随着国家优化防疫政策的发布,“阳性”人数急剧上升,院内感染迅速蔓延,面对病毒的肆虐,白衣执甲的洋医人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肩负着护佑患者健康的使命和责任,他们“轻伤不下火线”、依旧在各自岗位上坚持着,忙碌着。
截至昨日,医院病休医护人员已达1/3,当前数据还在进一步上升,余下2/3的医护中部分为带病上岗,所有科主任、护士长全部坚守一线顶岗,许多科主任、护士长已累倒趴下,但休息后继续战斗,目前全院人力资源极其短缺,但他们并没有退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抵抗病毒的防线,守护患者的“生命线”。12月9日起,急诊科就诊人数骤增,较平日增加了五六倍。科室全体医护人员鏖战一线,带病坚守,每一位同事都是高强度满负荷运转,他们顶着巨大的压力,用坚强和毅力,扛起了这艰巨的任务。他们说:“这个时候,大家都一样,急诊科更是特殊的战场,不能倒、不能退!”在发热门诊,近两周以来,发热就诊人数达到平日的10倍以上,在防不胜防的传播链条下,陆续有医护人员感染,他们许多都全身酸痛,嗓子嘶哑,高烧至39度以上,但依然坚守在岗位一线。在心内一科,早上在病区做治疗时,护士王彤突然体力不支,“轰”地一声晕倒在地。同事们赶紧对她实施抢救,帮她摘掉口罩、掐人中、量血压、不断喊叫她的名字……大约经过十多分钟的抢救,她才逐渐醒来。醒来后见到同事们都守在自己身边,她没询问自己的病情,反而急着问:“还有一个病人液体还没扎……”王彤即使自己阳了,忍受着高热,头痛、喉咙干痒咳嗽、全身散架般的酸疼,也依然负重前行、坚守岗位,做病人的“守护神”。在妇产科,张锋娟医生正在同仅剩的一位同事刚从病区查完房回来,她已经阳了4天,高烧持续,她说,这个时候我必须在岗,我必须坚持。在骨科、外科、儿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肾病科等科室,科主任和护士长们都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想方设法腾床接收新病人,但他们都是红着眼、含着泪完成这些工作,因为他们知道,各自病区的护士姐妹们都一个个摇摇欲坠,谁都没有怨言,都咬牙坚持着。在医学检验科、PCR实验室,即使面对感染高风险,工作人员依然“连轴转”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和及时;血液透析室中,由于减员严重,为了不影响患者透析,5名护士、1名大夫在科室主任席文宏的带领下,每天高强度、高难度为60余名名透析患者完成透析治疗;保障线上,设备科,总务科工作人员想方设法筹措物资;感染了新冠病毒的后勤保障同志,有的康复后立即返岗,有的没有完全康复就第一时间返岗,还有的轻伤不下火线,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在全院,在每个科室,随处都能看到带病上岗的医护,当面对病患时,他们都毫不犹豫“全副武装”连轴转,化身“钢铁侠”全力以赴。三年前医护不能回家,三年后医护不敢回家;放开前最难的是医护,放开后最难的还是医护;即使他们自己都在淋雨,却依然想为你撑伞……抗疫三年,无论是“战时”还是常态化防控,全院职工一直默默坚守,24小时待命 ,随叫随到,埋头苦干,毫无怨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用勇气和辛劳在抗疫的漩涡里奋力前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没有人会退缩。
来源:洋县人民医院
宣传洋县,服务洋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投稿 : yyxx916@qq.com 微信客服:yxfz916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洋县分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