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提到,浙江全省发热门诊最高40余万人次,是平时的14倍。在院治疗的病例13583人,由新冠肺炎引起的重症1例,目前情况平稳,预计下午可以拔除气管插管。以基础病为主的重症疾病,合并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病毒感染病例242人,占总住院人次1.78%。
目前,浙江日新增报告阳性人员数已突破100万例,根据近期病例监测和社区抽样调查结果,对感染情况进行预测,预计浙江高峰将提前到达,在元旦前后进入高位平台期,期间日新增阳性人员最高将达200万,高峰期预计维持一周左右。
根据当前门诊工作量变化和发热患者需求,将部分普通门诊、专科门诊调整为发热门诊,提升服务能力。
并同步设置简易的发热配药门诊,简化流程,实现快速配药、快速分流发热患者。加大发热退烧药采购供应量,并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鼓励村卫生室、个体诊所、门诊部接诊发热患者。
鼓励各地通过巡诊车进社区、利用核酸检测亭设简易发热诊室、在社区设立简易发热诊疗服务点等形式就近为发热患者提供服务。指导各地设立服务热线电话,为缺药的居家隔离人员上门提供退烧药。
全面强化省市县三级重症救治能力,增加重症救治资源配置投入,在前期新建1600张ICU床位基础上(主要提升地市级医院重症救治能力),全省再新增3000张ICU床位,重点支持县(市、区)级医院和省级医院。同步启动重症救治专业力量培训储备,加强重症救治设施药品储备。
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全面压实重症危重症救治责任,要求医疗机构对现有收治病人不足的病房进行合并,腾出一批综合和专科病房,增加收治床位。扩展急诊室区域,建立急诊患者医院内快速分流机制,有效识别并快速将急诊重症患者收入病房。
按照将120服务能力扩容到当前5倍以上规模要求,进行人员扩容。同步做好接警线路和调度席位等硬件设施扩容,确保急救电话畅通。
进一步提高救护车车载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配置,确保辖区内一定数量救护车具备转运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多渠道扩充驾驶员、担架工、接警员人员数量,提前做好相关培训工作。
加强120和医疗机构的衔接协调,确保快速转运、快速收治能力。
全省发热门诊(诊室)现有诊间总量上可满足当前发热患者就诊需求,但在儿童专科医院和部分综合医院儿科发热门诊等仍有排长队现象。为此,在加强儿童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医疗服务能力基础上,动员其他设置儿科、产科的医院参与到儿童和孕产妇医疗服务中来,全力保障发热孕产妇、儿童需求。
高度关注老年患者就诊情况,加强候诊留观巡诊,尽早识别并及时收治老年重症患者,同时,加强抗病毒药物配备使用,有效降低老年人重症率。
动态监测发热门诊就诊、医疗机构普通床位和ICU床位使用、医疗物资储备,感冒药、退烧药、抗病毒药、抗生素“四大类”药品销售、疫苗接种进度等情况,做到及时预警、科学决策、高效调度,有序应对疫情高峰的到来。
当前,医疗机构一线尤其是发热门诊、急诊室、病房和ICU等相关岗位的医务人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等,加班加点、连轴工作,许多都是克服各种困难在坚持。希望全省各级各相关部门按照省防控办相关文件要求,严格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也希望全社会一起关心关爱这支队伍,大家在就医过程中,也能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理解。
来源:浙江发布、北京日报
宣传洋县,服务洋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投稿 : yyxx916@qq.com 微信客服:yxfz916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洋县分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