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洋县返乡创业青年建言献策

原创 兴旺  2022-11-23 21:13:29  阅读 48 次 评论 0 条

“新时代新机遇。青年人才是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最具活力与想象力的元素,是联结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纽带,更是实现青年人生价值、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

这是市、县政协委员周鹏,结合自己的创业实践,在多次实地走访返乡青年创业状况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一直以来,周鹏十分关注青年人才返乡创业这个课题,他始终认为,返乡创业青年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在外打拼过,视野开阔,动能十足;有深邃独到的眼光,有兼容并包的胸怀,有干事创业的激情。



在走访中,周鹏了解到,一方面,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人才振兴战略,把“招商引智”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优惠力度之大、求才若渴之心可见一斑,可以说已经“栽好梧桐树,单等凤凰来”;另一方面,随着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非凡发展,洋县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软硬件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洋县的发展机遇和创业平台越来越多,吸引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从“北上广深”回归家乡,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十分令人欣喜。

但是,周鹏同时看到,返乡创业青年想要在泥土里扎下根基,蹚出新路,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从城市到乡村,角色需要转换,需要适应从高楼大厦、灯火通明到田垄阡陌、鸟语虫鸣的环境变化。创业并非一帆风顺,设想中的项目回到家乡却“水土不服”,面临资金、土地、技术等一个个“拦路虎”,有的攻城拔寨,渐入佳境;有的却半途而废,血本无归,梦想就此破灭。因此,返乡创业绝非易事。走好创业路,需要全社会对返乡创业青年的理解、包容、支持甚至偏爱,更需要返乡创业青年睿智的判断力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吃苦精神。

基于这些考量,周鹏和他所在的工商联界别委员工作室,联合县政协机关相关委办,筹划了一场返乡青年创业调研暨“青年”主题读书活动,精心遴选了四个县内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返乡创业基地前去慰问调研,旨在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的创业故事,听取他们对返乡青年“二次创业”的意见建议;同时,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青年的重要论述,凝聚委员共识建言献策,为创业青年们加油、鼓劲、助力。



调研的第一站,是位于洋县溢水镇西山村的洋县望奎香菇种养植专业合作社。今年39岁的张望奎,2006年回乡创业,他瞄准了原生态椴木香菇和黑木耳种植产业,从零开始,埋头苦干,一干就是16年。这期间,他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经历无数次失败和辛酸,他坚持了下来,获得了成功。目前,张望奎的专业合作社年产值450万元,年产香菇、黑木耳90多吨;带动周边村民6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1万多元。16年来,张望奎从一名对原生态香菇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变成了陕西省人社厅命名的“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能人(带头人)”,他的创业事迹登上了《陕西日报》《汉中日报》《学习强国》汉中平台,张望奎也在2022年春被推选为洋县政协委员。张望奎谈到他的创业故事,一是多方考察瞅准项目,目标认准了再难也要上,要有不服输的劲头,要有吃苦受累的思想准备;二是热爱学习,讲究科学,用科学技术指导生产。要关注市场变化,紧跟市场潮流,把握市场需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调研的第二站,是位于洋县磨子桥镇朱刘村的“涛哥草莓园”。创业人刘涛,2021年初开始创业,项目是种植大棚草莓。第一年种植草莓,刘涛技术不成熟导致减产,2亩地的大棚毛收入6万元,纯利润3万元;今年,刘涛技术跟上了,扩大草莓种植面积,种植大棚草莓12个棚5亩地,眼下草莓已经坐果,一颗颗红艳艳、亮晶晶的草莓果令人垂涎欲滴。年底实现上市销售,预计收入超过10万元。谈到返乡创业,刘涛腼腆的说:“我热爱家乡,热爱草莓种植事业。下一步,我要更加努力钻研草莓种植技术,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希望返乡创业青年前来参观考察,如果需要技术支持,我将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不要一分钱报酬。”刘涛质朴爽朗的承诺,赢得了委员工作室一行人的热烈掌声。



调研的第三站,是位于洋县磨子桥镇中营村的木兰˙碧根果生态科技示范基地。该基地2018年由返乡青年陈智坤依托陕西省植物研究所优势学科方向引入资金创立,现流转土地220亩,建成示范园150亩、采穗圃10亩、种质资源圃20亩、专用苗圃20亩,打造了一个融木兰˙碧根果新品种、新科技的示范推广和栽培技术培训为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在改善地方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拓宽群众致富增收渠道、助力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方面显现出重要作用,实现了生态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据了解,十四五期间,该基地综合产值将达到1-2亿元。

调研的最后一站,是位于洋县黄安镇的郭沟村,一个祥和古朴、淡雅素净的小山村。听到人声,欢实的小狗摇头晃脑跑出来迎接客人。一条石子铺成的小路延伸到场院,四间砖瓦结构的民房被收拾的干干净净,屋子里是直播工作间和卧室;屋外檐下有老旧的纺车、风车,门前树上挂着各种铃铛、小饰件,院落里有秋千,有木椅,有凉亭,西侧空地养着兔子,菜园里绿油油的蔬菜,一派田园牧歌、鸡鸣犬吠的温馨场景。这是返乡青年杨虎晓和他的两位小伙伴聚力打造的“奋青小院”,寓意为“奋斗的青年”。据杨虎晓介绍,自己在南方从事过电商营销业务,积攒了一定的网络销售技术和经验,现在回到家乡创建了“奋青小院”,在致力推广精致田园生活的同时,为洋县双亚、洋县大咸德等多家知名企业直播带货,效果很不错。他的目标是,立足奋青小院,依靠抖音直播,把洋县的好产品销售到全省全国,让家乡的有机产品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青年强,则国家强......”从奋青小院传来的朗朗读书声,打破了小村的宁静,参与调研的政协委员们围座在小院,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青年”的重要论述,聆听创业青年杨虎晓讲述创业故事,围绕“学习贯彻二十大,凝聚青年正能量”开展热烈讨论,帮助杨虎晓谋主意、想办法、出点子。委员们建议:奋青小院要突出特色,打造集休闲、娱乐、直播带货为一体的田园式“奋青小院”;要有专属元素和符号,或美食,或种养,或才艺,或汉服,巧妙嵌入洋县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让“奋青小院”火起来,带动直播带货量,打造网红打卡点。

调研活动在读书座谈中结束,周鹏寄语想创业、正在创业的有志青年们:一是瞅准好项目,大胆返乡创业。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条。返乡创业为家乡添砖加瓦,家乡的热土将回馈青年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二是勇敢闯市场,绝不轻言放弃。创业之路绝非一路坦途,要能审时度势,把稳方向,小心驶向成功的彼岸。彩虹必定在漫天风雨之后,奋斗的人生更有意义,让青春在创业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来源:政协办(靳深  雷从群)

宣传洋县,服务洋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投稿 : yyxx916@qq.com  微信客服:yxfz916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洋县分子

本文地址:https://www.yangxianren.com/post/860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兴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