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1人入围候选人!

原创 兴旺  2022-08-15 21:35:22  阅读 92 次 评论 0 条

由省委文明办举办的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

2022年三季度陕西好人榜”

网络点赞投票

已经开始啦!

本期我市有5人入围候选名单

他们分别是

诚实守信好人——姚仕杰

见义勇为好人——李洪涛

助人为乐好人——刘月霞

敬业奉献好人——高  洁

孝老爱亲好人——王克瑛



他们用善行义举

为汉中增添了温暖与感动

彰显了榜样力量

快来为他们点赞吧!


参与方式


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点击关注“文明陕西”


关注后,点击“为陕西好人点赞”就可以为各类好人点赞啦


点赞时间

2022年8月11日20时——2022年8月20日20时

好人事迹简介


姚仕杰

诚实守信好人

姚仕杰,男,生于1978年10月6日,中共党员,陕西城固人,任教于陕西省城固县徐家堡初级中学,董家营镇中心学校副校长、徐家堡初级中学副校长。多年来他以一线教师的身份参加教育教学管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上进。在社会生活中,他一身正气,助人为乐,拾金不昧,是正能量的化身,是新时代学习榜样,人中楷模,身边雷锋。

姚仕杰先后捡拾过六部手机,全部归还失主。2018年3月,姚仕杰到汉中铁路医院看望住院亲朋,在停车场捡一部苹果手机,他把手机交给了失主。

2022年2月13日,姚仕杰路过胥水河大桥,捡拾到了一个编织袋子,里面有两条金项链、一个玉镯、一尊银佛、镶钻戒指、老年手机及现金若干,他当即在老年手机里联系到了物品主人陈女士。陈女士和家人赶到现场便要拿出现金道谢,姚仕杰却表示这是所有公民都会做的,并坚决拒绝了陈女士家人的盛情。陈女士家人联系到了姚仕杰所在的单位——城固县徐家堡初级中学,给学校和其个人送来了感谢信、锦旗。陈女士在感谢信中称赞姚仕杰是:“人中标杆、师德楷模”,还评价说:“别人丢失的是真金白银,你拾起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送还的是一颗至纯的仁心。”这件事情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电视台来采访时,姚仕杰说:“换作是谁遇到,都会这么做的。” 


李洪涛

见义勇为好人

李洪涛,男,生于1971年,中共党员,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宁强南站综合维修工区职工。

2021年8月9日下午,天气异常闷热,宁强县巴山镇青年彭某和朋友来到汉源街道办汉水源村玉带河的一个名叫“一碗水”的水潭纳凉。彭某想着自己小时常在河里洗澡,略有几分水性,不知不觉便游到了深水处。突然,彭某感觉脚踩不到底,呛了几口水,手脚上下乱刨,越乱呛的水越多,想喊救命但已经喊不出声音了,意识也慢慢消失了。此时,休假的李洪涛正在“一碗水”参加冬泳协会组织的训练。当他游到东南面的水潭时,猛然看到一个人身体沉在水下,双手伸开漂在水面不动了,他感到不对劲,奋力游过去把下沉小伙拉到岸边脱险。小伙同行的朋友见状,也跑过来和李洪涛一起把小伙拉到岸上,一直等到120急救车将其拉往医院检查治疗才离开。

李洪涛救人后,从没有向谁提及自己救人的事,直到彭某和朋友把感谢电话打到单位,他英勇救人的事迹才被人知晓。面对赞誉,李洪涛表示,无论是谁,只要看到了,都会伸出援手,自己是退役军人,也是中共党员,只是做了应做的事,太微不足道了。


刘月霞

助人为乐好人

刘月霞,女,生于1966年9月,中共党员,略阳县兴州街道大沟口社区居民,她勤劳朴实,对人热情大方,邻里和睦,夫妻互敬互爱,教子有方,无微不至的照顾80多岁多病老公爹的同时,代养社区孤儿杨某某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2019年5月,杨某某和她的母亲杨海英被深圳公安遣送回原籍大沟口社区之后,因杨海英患有精神病被送到何家岩精神病医院治疗,杨某某七岁无人照顾,当时民政部门和大沟口社区正为杨某某无人照顾的事情发愁,刘月霞知道这件事情后,就对社区的领导说“我愿意代养她”。刘月霞天天接送她上学,放学之后给她辅导作业,一有空闲时间就给她辅导作业、教杨某某读书、识字、给她辅导学习,洗澡、洗衣服、洗头,一日三餐及家务。

在刘月霞的细心照顾和精心教育下,杨某某从原来的寡言自闭到如今的开朗活泼,从原来的懵懂无知到现在的乖巧懂事,从原来的文化知识0基础到如今的每门功课考试成绩95分以上。刘月霞把同龄人该有的温暖和关爱一样不少的给了她,让她在这个新家里感受这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的快乐童年。刘月霞现在本应该轻轻松松的过自己悠闲的日子,好不容易把女儿供到大学毕业,女儿在汉中人民医院工作,又不用自己操心,自从杨某某到她们家后她又忙碌起来,她把杨某某当成自己的女儿,无怨无悔的关爱,让她和别的小朋友一样享受到家的温暖,见到杨某某的人问她,她很自豪的说月霞妈妈对我很好,她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高洁

敬业奉献好人

高洁,女,生于1989年4月,中共党员,陕西省汉中市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工程师、综合办公室副主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牧鹮人,该同志将整个青春投身到朱鹮保护事业中,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7次。

热爱保护事业,成绩突出,是新时期优秀的牧鹮青年。她怀揣让“朱鹮重现历史分布地的”的梦想,参与多项朱鹮保护科研项目,为清楚我国笼养朱鹮保护现状,同前辈前往北京、浙江等地做课题调研;坚持参加野生朱鹮种群调查工作,在野外学习朱鹮保护技能。近年来,参与完成课题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投身公益事业,为梦前行,是朱鹮文化的传承及传播者。为了讲好朱鹮故事,她不止一次背起行囊,上过山、淌过河、住过40年前姚家沟里刘荫增老先生曾经用树枝、树叶搭建的观察棚,深刻的重温了朱鹮保护路。近年来,她积极参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湖南卫视、陕西电视台等朱鹮科教电视节目,乐此不疲的向公众做朱鹮科普讲解;同时,每年坚持给来自港澳、北上广等全国各地的学生做好朱鹮科普讲解;同时为了让家乡的孩子们更深刻的、形象的了解国宝朱鹮及朱鹮保护事业带给人类的贡献,她参与《七只朱鹮的故事》本土教材的编写,自创分体系的朱鹮小课堂,深入到学生中,累计给数万名学生讲述了朱鹮故事,萌发了学生们的保育之心,受到广大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努力成长为朱鹮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高洁同志作为新时代青年牧鹮工作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工作中以优异的成绩、扎实本领建功立业,热衷自然教育公益及科普公益事业,为打造朱鹮文化及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王克瑛

孝老爱亲好人

王克瑛,女,生于1989年9月,镇巴县巴山镇栗子垭村村干部。丈夫、大叔子常年外出务工,嫂子因夫妻感情破裂离家出走,面对婆婆体弱多病、两个侄儿无人照看,多年来,王克瑛待公婆如父母,视侄儿如己出,扛起重担,撑起幸福的一家,爱得平凡也爱得伟大。

无微不至,尽心照顾患病公婆。十多年前,王克瑛嫁到巴山深处的一户普通农村家庭,夫妻俩结婚前婆婆就因为胃病卧床不起,公公也是小病不断,王克瑛总是不离不弃、尽心尽力照顾自己的公婆,送水喂饭、端屎接尿,婆婆手术住院时也是一个人通宵照看。通过无微不至的照顾,婆婆的身体也慢慢恢复了起来,家里家外也在王克瑛的精心打理下,渐渐有了起色,生活虽然辛苦,但一家人的生活也算是其乐融融,幸福美满。

视如己出,悉心抚养侄儿侄女。多年前,王克瑛的大叔子与大嫂感情破裂,大嫂离家出走、杳无音讯,大叔子为了生计外出务工,丢下了5岁的女儿和2岁的儿子孤苦伶仃、无人照看。面对两个可怜的孩子,王克瑛和丈夫商量后,就毅然决然地将侄子、侄女接到身边抚养。从那以后,王克瑛除了照顾公公婆婆、儿子女儿的日常起居外,还担起了照料侄子、侄女的责任。

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对于一个已婚女人而言,似乎天经地义,而抚养侄子侄女却不是“必选”,直到现在,王克瑛还在默默地付出着自己的一切。她年纪不大,但慈祥善良;她身材矮小,但心胸宽广;她学问不高,但品格高尚……王克瑛用“小我”书写“大爱”,成为了大家共同学习的好榜样。 


发现好人 推荐好人 

崇尚好人 争做好人

为好人点赞


来源:文明汉中


宣传洋县,服务洋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投稿 : 1247849349@qq.com  微信客服:18565676124

本文地址:https://www.yangxianren.com/post/78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兴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