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2022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政策解答

原创 兴旺  2022-07-11 21:08:13  阅读 1046 次 评论 0 条


填报指南

2022高中招生


根据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和汉中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2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汉教发〔2022〕58号)精神,洋县教体局先后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洋教体发〔2022〕83号)《洋县2022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并在洋县教育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了发布。为了帮助广大初中毕业生和家长准确理解掌握我县2022年普通高中招生政策,现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

1.2022年我县具有招生资格的普通高中学校有哪些?



答:全县共有4所普通高中学校具有招生资格。公办学校3所:洋县中学、洋县第二高级中学、汉中市四0五学校;民办学校1所:洋县实验学校。

2.2022年普通高中招生与2021年相比有什么新变化?



答:一是特长生录取有变化。今年充分征询各界意见建议,根据县域各普通高中实际,我县2所普通高中共招收50名体育特长生,具体为:洋县中学体育特长招生计划为20人、洋县第二高级中学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为30二是跨县区招生人数压减。全市公办学校汉中中学和民办学校汉中市龙岗学校、汉中东辰外国语学校、汉中市仁德学校、洋县实验学校在全市跨县区招生计划均有大幅下调。三是新增的公办西安高新一中汉中航空实验学校开始招生,部分计划面向全市招生。

3.我县普通高中的招生范围及计划是怎么规定的?




答:全县公办洋县中学、洋县第二高级中学、汉中市四0五学校面向全县招生,民办洋县实验学校40名招生计划面向全市(含洋县)招生,面向洋县统招50人、定向本校初中部230名符合定向资格的考生,不足部分,转为统招计划,面向全县招生。

市上下达我县2022年普通高中计划2420人,其中洋县中学1000人(含定向生500人、统招生500人<含体育特长生20人>)、洋县第二高级中学1000人(含定向生500人、统招生500人<含体育特长生30人>)、汉中市四0五学校100人(含定向生50人、统招生50人)、洋县实验学校320人(全市统招生<含洋县>40人、洋县统招生50人、定向本校初中部230人)。

4.普通高中志愿是怎样设置的?填报志愿有什么规定?



答:一是全市录取志愿。达到我县最低录取控制线(408分)的考生,均可填报公办学校汉中中学、西安高新一中汉中航空实验学校和4所民办学校:洋县实验学校、汉中市龙岗学校、汉中东辰外国语学校、汉中市仁德学校中的1-6所学校。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考生不愿意跨县区就读或无力承担民办学校学费,请慎重填报全市录取志愿,尤其是民办普通高中。
二是县区录取志愿。县区录取志愿含体育特长、定向和统招录取志愿。(1)体育特长志愿:洋县中学、洋县第二高级中学体育特长生专业测试合格生且中考文化课成绩达到全县体育特长生文化课最低控制分数线(270分)的(已在招生管理平台标注为特长生)考生可填报对应学校的特长生志愿。(2)定向录取志愿:凡在我县同一所初中学校连续实际就读满3年且在该校报名参加2022年中考(经各校审查公示,全县22所初中3786名考生具有定向计划资格,已在招生管理平台标注为定向生)、且中考成绩达到我县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408分以上的考生,可填报洋县中学、洋县第二高级中学、汉中市四0五学校中的任意1所学校。实验学校初中部具有定向资格的考生,可填报含实验学校在内的4所学校中的任意1所学校。(3)统招录取志愿:考生可以自主选择按学籍或户籍填报所在县区内的1-5所普通高中学校。

5.我县志愿录取采取什么方式?坚持什么原则



答:全县所有普通高中学校按照市上下达的招生计划、规定的招生范围、确定的招生时间,在市教育局统一领导、市考试管理中心、县教体局和县招生办的具体指导下,通过“汉中市中考招生管理平台”进行网上填报志愿和招生录取。

志愿录取采取“平行志愿”方式。“平行志愿”是指在规定的录取批次中,考生可以填报若干个高中志愿,无论哪一志愿录取,对录取高中均为第一志愿。平行志愿最大的好处是把中考成绩的作用最大化。

平行志愿录取的原则:1)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即“考生之间,分数优先;考生自身,志愿优先”。投档时,将所有考生按照投档中考成绩位次从高到低的排列次序和每个考生志愿(一、二、三、四、五)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志愿,被检索的志愿中出现招生计划没有录满的学校,即向该学校投档。例如,某考生志愿一如果符合投档条件,则向志愿一学校投出该生档案;如果志愿一不符合,则检索志愿二,依次类推。(2)一次投档。每位考生在同一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考生档案一旦投出,不再检索该生其他志愿。

全市录取志愿1-6和县区统招录取志愿1-5均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6.志愿录取按照什么顺序?



答:志愿录取将按照全市录取志愿(1-6),县区录取志愿中的特长志愿、定向志愿、统招志愿(志愿1-5)顺序依次录取。假如某一考生填报了所有批次的志愿,前一批次志愿不能录取者,不影响下一批次志愿录取;前一批次志愿已被录取,后面所有批次志愿将无法录取。

7.我县普通高中录取依据是什么?



答:以学生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基础,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录取。录取计分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与健康。按照计分科目成绩总和,由高分到低分录取。总分相同时,按照语文、数学、英语成绩排序录取。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5个方面均达到C级(含C级)以上,方具备普通高中录取资格。未在全市招生管理平台填报志愿的考生,不得录取。

8.学籍、户籍信息变更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答:考生学籍、户籍信息变更时间以2022年中考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最后截止时间。

9.特长生志愿有什么规定?



答:(1)特长生志愿填报资格:根据洋县中学、洋县第二高级中学今年体育专业测试成绩,按下达计划的150%,由高到低依次确定本专业测试合格生(6月21日洋县教育微信公众号已发布)且中考成绩达到全县体育特长生文化课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270分的考生具有特长生志愿填报资格。(2)特长生志愿填报:具有特长生志愿填报资格的考生,在县区特长录取志愿中填报参加测试时报考的学校。(3)特长生录取:填报特长生志愿考生按照专业测试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录满报考学校特长生计划为止。

10.定向招生有什么规定?



答:定向招生是指把全县3所省级标准化高中洋县中学、洋县第二高级中学、汉中市四0五学校各校招生计划的50%(分别为500人、500人、50人)按一定比列分配到县域内22所初中学校,实行定向招生(各初中学校定向招生计划6月21日洋县教育微信公众号已发布);实验学校县区录取志愿230名定向招生计划是指定向到本校初中部308名具有定向资格的考生。报考定向志愿的考生必须是在我县同一所初中学校连续实际就读满3年且在该校报名参加2022年中考、且中考成绩达到我县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408分以上,每名考生只能选报1所普通高中。定向生录取,按照填报定向志愿考生的中考成绩位次在毕业初中学校位次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录满所报高中该初中学校定向名额为止。定向生计划未录满,转为统招计划。

11.统招录取志愿有什么规定?



答:报考统招志愿的考生可以自主选择按学籍或户籍填报一个县区内的1-5所普通高中,中考成绩达到所填报县区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统招生录取,按照统招志愿考生的中考成绩位次在所填报县区范围内由高到低录取,录满统招计划名额为止。今年,洋县中学、洋县二中、四0五学校统招招生计划分别为480人、470人、50人,民办实验学校50人。具有我县学籍,或户籍在我县、学籍在汉中市其它县区且在汉中市范围内参加了今年中考,或学籍在市外但在我县招生办报名参加了中考,且中考成绩达到我县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可填报我县1-4所普通高中,按照填报统招录取志愿考生的中考成绩在全县范围内位次由高到低录取,录满统招计划为止。

12.我是汉台区某初中的一名考生,户籍在洋县,可以填报洋县中学的定向志愿吗?



答:不可以。定向计划是分配到县域内22所初中学校的,只有在我县同一所初中学校连续实际就读满3年且在该校报名参加今年中考、经审查公示具有定向计划资格、中考成绩达到我县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才可以填报洋县中学定向志愿。你初中不在洋县就读,无法填报洋县中学定向录取志愿。你可以填报汉台区范围内的定向志愿。

13.我是洋县某初中的一名考生,户籍在汉台区,填报县区统招志愿时,能既填报洋县的高中,又填报汉台区的高中吗?



答:不可以。统招志愿只能按照初中毕业学校学籍所在地选择洋县高中学校填报志愿,或者按照户籍所在地选择汉台区的高中学校填报志愿,县区只能二选一,不能交叉填报。

14.我是洋县户籍或学籍的考生,想就读洋县实验学校,应该如何填报志愿?



答:有三种情况。你如果在洋县实验学校就读初中,可以在全市录取批次中填报洋县实验学校,符合定向生资格也可以在县区批次定向志愿中填报洋县实验学校,还可以在统招志愿中填报洋县实验学校;你如果在洋县实验学校以外的洋县其它初中就读,可以在全市批次中填报洋县实验学校,也可以在县区批次统招志愿中填报洋县实验学校;你如果是洋县户籍在汉中市其它县区就读初中且参加了今年中考,或在市外就读初中在洋县招办报名参加了中考、成绩达到我县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可以在全市批次中填报洋县实验学校,也可以在县区批次统招志愿中选择“按户籍填报”洋县实验学校。

15.我是洋县户籍,从小随父母在汉中市以外地方上学,能回洋县就读高中吗?



答:有两种途径:一是回洋县招办报名参加了中考,与户籍学籍在我县的其他考生具备同等录取资格,可按规定填报全市志愿或县区批次县内志愿,但不能填报定向志愿。二是在就读地参加了中考,需被参加中考地普通高中录取并建立学籍,经我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跨省、跨市转学到我县同类同层次学校就读。

16.我是来洋县经商、务工的外省人,孩子在洋县某初中就读,孩子的户籍也不是洋县的,能在洋县上高中吗?



答:可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具有我县初中学籍的学生,在就读初中学校报名参加了中考。中考成绩达到我县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可按规定填报全市志愿或学籍所在洋县县内志愿,符合条件的可以填报定向志愿。

需要提醒的是,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公安厅、人社厅印发的《外省来陕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陕西户籍在陕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在陕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施细则》(陕教规范〔20213号)精神,申请在陕报名参加高考的随迁子女,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截至高考当年,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陕学籍满3年,即从第一学期开始,在我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注册学籍并连续实际就读3年,按规定完成学业并获得陕西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截至高考当年831日,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持陕西省居住证3年以上(指所持陕西省居住证有效年限累计3年以上〔含3年〕);截至高考当年831日,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按照国家规定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年以上(含3年)。否则,虽可以在洋县就读普通高中,但无法在洋县参加高考,需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

17.我的中考成绩达到了全县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是不是一定能够保证我能上普通高中?



答:不一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是全县根据县域内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划定的分数线,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存在有部分考生填报全市录取志愿、有部分考生选择按学籍或按户籍县区填报志愿等因素,会影响考生中考成绩位次排序,有可能滑档。

18.征集志愿补录是怎么回事?哪些考生可以填报?



答:征集志愿是县区批次录取结束后,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普通高中学校对符合条件的考生进行的一次补录。属于补录学校所在县区户籍或学籍的考生,如未被录取,且中考成绩达到补录学校所在县区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选择按学籍或按户籍填报1个县区内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普通高中进行一次网上补录。已被录取的考生无法填报征集志愿和参加补录。

19.我是洋县某初中的一名考生,户籍在城固县,县区录取志愿按户籍填报了城固县的高中学校,未被城固县普通高中录取;洋县有2所高中未完成招生计划,我的分数达到了洋县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能否填报洋县的征集志愿?能填几个志愿?



答:你可以在规定时限内,选择按学籍填报洋县的征集志愿,你可以选择2所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中的其中1所填报征集志愿。

20.我想报考体育特长生,有什么规定?



答:只有经过了洋县中学、洋县第二高级中学体育专业测试且成绩合格(已在招生平台中标注)且中考成绩达到270分以上的考生,可以填报对应特长生招生资格的普通高中,按照体育专业测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专业测试成绩相同时,按照中考成绩排序由高分到低分录取。

21.我是军人子女,如何享受优待政策?



答:汉中驻军部队或汉中籍现役军人子女报考普通高中,可登录汉中市教育局网站下载、填写《优待政策申请表》,经军人所在部队团或师以上单位政治部、汉中军分区政治部、市双拥办逐级审查后报考生所在县区教体局汇总,市教育局审核后,按照军人所在部队类型给予优待,对应分值一并计入总成绩排序。符合多项加分照顾政策,只能取其分值最大的一项。

22.我是消防救援人员子女,如何享受优待政策?



答:消防救援人员子女报考普通高中,可登录汉中市教育局网站下载、填写《优待政策申请表》,经父(母)亲所在单位县级主管部门、市级主管部门逐级审查后报考生所在县区教体局汇总,市教育局审核后,按照所属类别给予优待,对应分值一并计入总成绩排序。因公牺牲、伤残或被授予荣誉称号时,应为在职消防救援人员。符合多项加分照顾政策,只能取其分值最大的一项。

23.什么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中录取怎样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答: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5个方面,采用等级评定,包括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学生初中毕业时,初中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总结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5个方面均达到C级以上(含C级),方具备普通高中录取资格。

24.未被普通高中录取,能就读普通高中吗?想继续上学怎么办?



答:不能。你可以报考职业中学或中专、技校。职业中专、技工学校都是高中阶段教育,毕业证具有同等学历。中职毕业的学生既可以获得“一技之长”后选择就业,也可以升入高一级院校继续深造。

25.录取后不办理入学注册手续会怎样?



答:招生学校向学生本人发放录取通知书,作为新生入学和注册学籍的唯一依据。若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到录取学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其他普通高中学校不得录取。

26.录取后想转学怎么办理?



答:根据《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办法》(陕教规范〔201916号)有关要求,学生不得随意转学。因户籍迁移、父母工作变动等原因需要到父母工作所在地学校学习,可办理转学手续。办理转学须由学生及其监护人书面申请,并提交证明性材料,经转入、转出学校同意,市、县教育部门核办。县域内学校之间、毕业年级学生、学生在休学期间、省级标准化高中转往省级示范高中原则上不得转学。

27.2022年普通高中招生入学具体日程如何安排的?



-END-

来源:洋县教育


宣传洋县,服务洋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投稿 : 1247849349@qq.com  微信客服:18565676124

本文地址:https://www.yangxianren.com/post/755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兴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