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返乡创业好青年高建卫

原创 兴旺  2022-04-26 20:50:02  阅读 94 次 评论 0 条

高建卫,男,1982年出生,现年40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家住洋县纸坊办冉家村八组,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2009年初,年轻气盛的他想到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闯一闯,于是便踏上南下深圳的火车。辗转多地后,2011年他回家乡买了辆货车跑起了运输。

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市上领导到原四郎镇调研座谈,高建卫有幸参与其中,从交谈学习中他懂了在农村科学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同样能挣钱,还能改变更多人的贫困面貌。对农村有着很深情怀的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用他这几年跑运输挣的钱发展养殖产业,他看好肉牛养殖的市场前景。

 


他的这一举措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世世代代当农民,没见到谁从这土疙瘩中挣了钱。但是他下定信心,一定要从“传统农民”走向“职业农民”。说干就干,他到西乡县的肉牛养殖场参观学习后,大刀阔斧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牛场创办之初,也走过了一段艰辛之路。2013年4月,他在冉家村八组流转土地6.8亩盖起了养牛厂,建牛圈15间,占地 1600平方米,饲养肉牛28头。如何才能从一个养殖“门外汉”成为技术工人?凭着农村人吃苦耐劳的劲,他一边学习养牛技术,一边摸索经验。既当饲养员,又当兽医。尤其是母牛产小牛的时候,找兽医,买药等,风里来,雨里去,忙里忙外,跑出跑进。为了悉心照顾小牛,自己有时候一连几个月住在养牛场,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牛场终于有了起色,慢慢走上了正轨。

 


2016年,在洋县人社局的支持下,申请到了第一笔创业担保贷款10万元,扩大了牛场基础设施建设。建起了化粪池、三级沉淀池、沼气池等环保设施,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养殖的快车道,次年底就出栏肉牛20头,实现纯收入近10万元。尝到创业成功甜头后,高建卫更有信心了,开始扩大养殖规模。2016 年成立了洋县兴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当年就有 5 户村民加入合作社一起发展肉牛养殖,新建牛舍12间,共占地 2500 平方米。肉牛存栏突破 100头。

 

随着养殖户的增加,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建卫学习的劲头更足了。他先后积极参加了汉中市人社部门组织的“苏陕合作专业技术人才扶贫项目培训”、洋县县委组织部、人社局组织的“农村致富带头人赴如皋培训”、参加了汉中市产业脱贫技术能手培训等,系统参加了养殖专业技术培训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学习。2018年12月被汉中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聘任为“汉中市产业脱贫技术服务乡土专家”。


 

2020年,再次申请到了人社部门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按照标准化要求对饲料加工车间、消毒防疫等一系列配套生产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持续扩大产业规模。截止目前,拥有标准化牛舍面积和其他基础设施面积13000 平方米,存栏优质肉牛 160 多头,年收购周边农民玉米秸秆 800余吨,带领当地农民踏上了脱贫增收致富快车道,也为防止大气污染、环境整治做出了贡献。
来源:纸坊办(王炜)


宣传洋县,服务洋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投稿 : 1247849349@qq.com  微信客服:18565676124

本文地址:https://www.yangxianren.com/post/700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兴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