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地间,大片的黑稻谷被硕大的谷粒压弯了腰,大型联合收割机的胶轮履带在一尺多深的泥田里拖着庞大的机身飞速向前,前来帮工的村民一队儿装车,一队儿运输,忙得不亦乐乎。今年60多岁的王友山,住洋县谢村镇镇江村一组,别看他个头不高,身材矮小,多年与土地打交道,驾着他的旋耕机,收割机风里来雨里去练就了他“百毒不侵”的铁身板。谈起他的种粮收获时王友山说:“去年我流转周边村民土地收到了可观的效益。有人说,和土地打交道富不起来,可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你不种地又能干啥?再说种地要看你咋种哩。今年我又流转了200亩,一共600亩,全都种黑稻谷。这些年,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要想种庄稼致富,就要学会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前些年,每到稻谷收割季节总是阴雨连绵,收回的粮食容易霉变,使他无故地承担了不少损失。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2016年王友山投资70多万元建起了日吞吐量20吨稻谷的烘干生产线。作为家庭农场的一位职业农民,王友山热恋他的土地,热爱他的事业,更加热爱一年四季与他风雨同舟的农用机械。现在对他的旋耕机、收割机都能熟练操作,还会检修一般性小故障。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庄稼把式”。王友山说:“我今年种植的优质黑谷是和双亚集团签订了收购合同的有机产品。这种水稻生长期长,颗粒饱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产增收。近日天气放晴,我就抓紧时间开机收割,预计今年这600亩可产稻谷20多万公斤,实现产值90多万元。”
宣传洋县,服务洋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投稿 : 1247849349@qq.com 微信客服:1856567612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