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革命时期洋县党组织领导的农民协会

1931年到1936年,中共洋县县委按照中共陕南特委关于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农村去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农民组织,除农民抗日救国会之外,县内部分地区还成立了农民协会,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打土豪、抗捐税、分粮食等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
(一)黄安坝农民协会
1932年12月,南区的党员许建中在黄安坝许家庙村创办了农民夜校,300多名的农民踊跃上夜校。夜校表面是教农民识字,实际上是在给农民传播革命思想。1933年10月,在中共南区区委的领导下,许明月把阎后村、许家庙村、冯家村等地在抗日宣传和农民夜校中涌现出来的贫农、雇农出身的积极分子20多人,邀约在阎后村的窑场里,以结拜弟兄为名,组织成立了贫农团。
1934年2月,在贫农团的基础上,许明月等人在许家庙成立了南区黄安坝农民协会,选出许明月为主席,许立德、许应德、刘万鹏等6人为委员,参加人数达到150多人。这些活动为发展党员,建立武装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黄安农民协会成立后,在总结前一年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区委的统一部署下,14个支部发动农民协会会员及各村群众,在同一天晚上同时行动,将棒打、刀劈的老笨办法改为木椽拉的方法,共拉倒豪绅梁瑞生、张仪伯、王维钧、阎可师、许学恒、许胜德等人大烟苗110多亩。接着,黄安农民协会按照中共洋县县委、南区区委的指示精神,发动130多名党员和农协会员,一个晚上就把由黄安坝到江坝沿路20多里的土地庙、小庙宇的泥塑神像全部打碎,扔进汉江河。农民协会用这个行动教育农民不要信神信鬼,从此以后,求神拜佛的现象开始减少。
1934年3月,农民协会发动黄安农民群众公开清算了周阁伯、雍绍华、闫含章、张星吉等乡绅的账目。4月,农民协会和红二十九军第七游击大队镇压了朴树村的“座山虎”王维钧,这一举动更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打击了其他地主豪绅的嚣张气焰。
1935年6月,农民协会根据区委的意图,发动群众公开清算了乡绅阎国柱在任职期间的地方费账目,因其有贪污事实,在许明月等同志的率领下,阎国柱当场被群众痛打一顿,并令他限期退还赃款。9月,农民协会会员在张景仁和闫守廉的具体负责下,发动10余人,在张家堡、阎家堡、三官店等地割掉国民党政府的电话线,将电话线和电杆等投入汉江河中。
黄安农民协会活动范围涉及许家庙、张堡、朴树、黄安街、王家台、刘家沟、蒙家渡、东村、何家村等9个村,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时期。
(二)谢村农民协会
1932年夏天,在谢村田家祠堂农民夜校内组织成立了谢村农民协会,吴建华任主席,田治全、张西存任副主席,会员有李西德、田世英等70多人,夜校成员都是农协会会员。协会发动广大农民反捐、抗税、抗租,打击土豪恶霸,分粮、分浮财、分衣物的活动,组织群众夜间袭击区、乡公所,割断国民党政府的电话线,放走关押的被拉兵壮丁,帮游击队掩埋枪支弹药,殴打民团团头和团丁。协会活动范围涉及镇江、前湾、后湾、东韩、池南等8个村,坚持活动半年多时间。
1933年5月,红二十九军第三游击大队在马畅北部的草帽沟,召开军事会议,成立了草帽沟农民协会,王西安任主席,委员有党中和、党德娃、王西明,会员有100多人。在游击队的带领下,协会组织农民开展了抗捐抗税、打土豪的斗争,先后分了时大爷、王西禄、李晓荣、王怀升等土豪的粮食、衣物、农具若干件。协会活动范围涉及马畅镇北部的草庙、尚巨、大坝沟、野猪沟、青树等5个村,一直坚持到了1945年。
1934年1月,在中共洋县东区区委和洛川支部的领导下,在槐树关罗曲院成立了罗曲院农民协会,杨培万任主席,委员有项华贵、马长远、张树朝,会员200多人。农民协会带领群众积极开展抗捐抗税斗争,杀了在马沟收税的国民党政府雷宝全等4名催款委员;积极开展打土豪分粮分浮财的活动,带领群众分了土豪黄保山、郝晓龙、杨树绪、肖春芳家的粮食衣物。协会活动范围涉及阳河、罗曲、槐树关在内的19个村,坚持活动一年多时间。

(红七十四师碗牛坝政治部旧址)
1936年1月,红七十四师在师长陈先瑞、政委李隆贵的带领下,到达秧田乡碗牛坝驻扎下来休整部队。红七十四师在碗牛坝村胡家台处决了乡约张继春、税官汪连科等11名恶霸地主及民团头领,发动苦大仇深的贫苦农民,组建了碗牛坝农民协会,推举当地贫农李含军任主席,李春玉、李春有任委员。红军与农会干部一起在碗牛坝刷写标语:“打倒一切土豪劣绅”、“穷人年关不还富人债”等。红军离开后,以李含军为主席的农会组织,遵照红军首长的指示,带领群众继续在碗牛坝周边及秧田境内开展打土豪、分粮食的活动。协会活动范围涉及秧田的碗牛坝、周家台、牛角坝、张庄、草坝河、稻田沟等7个村,一直坚持到1936年底。
1935年3月,红二十五军建立的华阳游击队从华阳到茅坪、八里关、长溪一带活动。在长溪的蒋河、麻洞、庙垭、宽潭等村活动期间,发动一些受剥削压迫的青年农民成立了宽潭农民协会,张建存任主席,委员有刘春明、康中荣、刘春荣、陈廷哲,会员有80余人。农民协会在游击队的支持下,发动农民开展了打土豪、分粮食和牲畜的革命活动,先后揪出了当地大土豪刘元吉、叶纪尧和叶长生等人进行了批斗,并将他们几家的粮食12石和耕牛8头,分给了贫苦农民;还带领群众积极开展抗捐、抗税等活动,刷写标语,打了催款委员和保长等恶绅。活动范围涉及长溪的7个村,一直坚持到1935年10月底。

这一时期洋县的农民运动最为活跃,最为激烈,不但扩大了党的影响,而且为党组织向农村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宣传洋县,服务洋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投稿 : 1247849349@qq.com 微信客服:1856567612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