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槐树关敬老院院长:每一位老人都是我的亲人!

原创 兴旺  2021-04-25 23:28:31  阅读 422 次 评论 0 条

   “每一位院民都是我的亲人。”这是洋县槐树关敬老院院长华文报经常说的一句话,建院8年来他一直践行诺言,把每一位院民当作自己的亲人,让需要帮助的人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2013年,槐树关敬老院建成,急需一个有民政工作经验的人担任院长,县民政局领导再三考虑,认为华文报和民政打交道半辈子,是最好的人选。第一次和他商量,还有四年就要从华阳民政办退休的华文报内心充满了顾虑:在华阳呆了一辈子,去新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干不好工作怎么办。

尽管他内心有顾虑,但在民政局领导的再三协商下,最终他还是克服了自己的顾虑,带着5名工作人员在2013年3月来到了槐树关区域敬老院。





刚到院里正好是初春乍暖还寒之时,院里没有休息的地方,他每天只能骑摩托车伴着冷风往返100多里上下班。前期施工把水源破坏了,水管里全是泥水,厨房也不能正常使用,每天的早晚饭都是在家里吃的,中午饭也只能吃泡面,还得跑外面老乡家里讨口净水。

      新建起的敬老院里,除了三栋楼房外,院内荆棘荒草丛生,垃圾满地……华文报带领工作人员。经过一月的奋战,3.8亩地的荒草、100多吨垃圾被清除。带领大伙栽树、开地,使院内绿草成荫,四季有花,芳香四溢,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优美舒适的休养环境,3.8亩菜园年产值3.2万元。


起初,由于没有院民入住,拨款没有到位,他先后从家中拿了一万多元作前期筹备之用。开始的三个月连给员工发工资的钱都没有,自己每个月工资三千多根本维持不住敬老院的开销。即使环境如此艰苦,他还是带领5名员工坚守下来。

一些基础设施准备好以后,没有院民入住这一大难题又摆在了华文报的面前。没有人入住,就没有资金扶持。他便员工们商量,只要满足五保户要求就可以入院,其他的等入院了再办理。可就是这样的好条件还是没有人入院。开院20多天了,只接收了一位院民。还好干了一辈子民政工作让他也有经验可循,他立即联系了以前在华阳工作认识的几个村支书,经过一段时间的筛选,一共有27位满足五保户的要求,他又跑去华阳将这第一批院民接到院里。这几年经过华文报的悉心管理,槐树关区域敬老院截至2020年底入住率达到了100%。




敬老院里,有一半以上的院民在言语、肢体、智力、听力、精神等方面有诸多残疾。而服务员全都是女性,院民以男性居多,院民一患病,服务员管理不方便,他就要挑起服务的担子,背扶、接屎接尿是经常的事情。

85岁的张林彦就是其中之一。他患有老年痴呆症,性格古怪,生活也不能自理。张林彦穿衣,换洗,上厕所等都成了他的工作。老人经常在吃饭的时候突然将饭碗打翻,每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华文报总是默默的捡起地上的碗,给他冲洗干净,又打上饭菜,一口一口地喂。敬老院里这样的事天天都在他的身边发生。

院民李德顺、黄三存等患白内障,他把患者送往汉中治疗,终于使他们重见光明。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华文报带领工作人员迅速按照上级要求紧急制定了应对方案,每天给院民量三次体温并上报,只要有发现高热、咳嗽、腹泻的立即送医,在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华文报的防控至今都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平日里,每周他都会花时间带领工作人员给院民们举办文化活动、体育健康活动,让他们投篮球,圈小零食、水果,看电影,丰富了院民的生活。定期给院民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教育,也让他们了解安全防护小知识。也是因为华文报的高度重视,从开院至今都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




洋县槐树关敬老院

如今,槐树关敬老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欢声笑语的幸福院,这离不开华文报的日夜坚守和操劳。如今已65岁的华文报还依旧坚持在这里。他说:“我曾经也想过回家休息,但想到这些院民都需要帮助,我还是离不开他们啊。”

8年来,敬老院先后有20多位老人去世,每一位都是他给置办寿衣、擦洗身子、剪剃头发,都是他亲自操办葬礼,有五位是他亲自给穿的衣服,每一位死者都是通过他“整容”后安详地踏上天堂之路。

华文报多年被槐树关镇评为先进工作者,2015年获得洋县“鹮乡好人”荣誉称号。


来源:洋县县委宣传部,洋县发布


宣传洋县,服务洋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投稿 : 1247849349@qq.com  微信客服:18565676124

本文地址:https://www.yangxianren.com/post/43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兴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