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流浪40年“黑户”老人,终于圆了“户口”梦(附视频)

原创 兴旺  2021-04-16 21:08:30  阅读 445 次 评论 0 条


      “感谢党的恩情,感谢人民警察!

      4月16日上午,洋县黄家营镇庙坝村流浪老人陈太兴终于摆脱了“黑户”,成功在当地补录了户口,他向洋县公安局黄家营派出所所长高岗表达感谢时激动地说道。

      陈太兴,男,汉族,现年69岁,陕西紫阳人。上世纪50年代初,因家境窘迫,没有条件上学,自小跟随父母下地干活,后因父母相继离世,唯一的一个姐姐陈太荣也远嫁佛坪县,为了生计,陈太兴离开老家外出谋生,四处奔波流浪。    

      起初,陈太兴来到佛坪县投靠他的姐姐,以帮忙给当地农户种地为生,在此地一待就是13年;后因当地人多外出打工,种地的农户越来越少,陈太兴又流浪至西乡县,在西乡火车站附近搬运货物挣钱,干了5年;2003年左右,陈太兴辗转来到洋县,长期靠给别人打零工来维持生计,吃住基本靠当地村民接济。

      后来,洋县黄家营镇庙坝村好心村民马忠林见其可怜便收留了他,让他免费吃住在自己家里。

      “这里的人非常好,没有什么坏心思,不欺负人,都能接纳我,我很感激这里的人”,陈太兴这样说道。

      4月10日,洋县公安局黄家营派出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与当地镇政府沟通协调,并迅速与紫阳警方取得联系。


      4月12日晚7时,洋县公安局黄家营派出所所长高岗、户籍民警李进聪、镇干部刘昌东等3人,怀揣着为辖区群众办事事、解难事的为民初心,踏上了到安康市紫阳县为陈太兴老人解决户口问题的行程...

      当晚11时,民警们克服白天工作一天的疲惫,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紫阳。

      4月13日一大早,民警们便驾车从紫阳县城出发,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行驶35公里,来到紫阳县公安局东木派出所。将详细情况告知当地派出所领导后,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东木派出所民警张强的指引下,民警们爬山岭、趟激流、跨险坎,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陈太兴儿时的玩伴袁松林。

      “老乡,您好,我们是汉中市洋县公安局的民警,您看一下照片上这个人,您认识吗?”当民警把陈太兴的照片拿到袁松林面前时,年近七旬的老人瞬间湿润了眼眶。

      “我认识他,他是我儿时同村玩伴陈太兴。他离开老家已经40多年了,我们都以为他不在了,原来他还活着啊...”袁松林用手轻拭了一把眼角的泪水后说道。

      “陈太兴老人现已定居洋县,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他到现在一直是‘黑户’,我们来的目的就是想向您了解一些关于他的个人和家庭情况,在搜集完资料经审批无误后就在我们当地给他补录户口了。”

      “好的,我跟陈太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你们有啥需要了解的,我一定全力配合。

      ”就这样,民警又先后找到陈太兴儿时的玩伴王安定,及当时的村干部单甲能等人,一一与其见面谈话并制作了询问笔录。

      到了下午3点,民警们终于将资料搜集完备,此时他们早已周身疲倦,但心想着能早点给陈太兴老人解决户口问题,他们就又“斗志昂扬”。随后,他们顾不得休息,相互替换着开车,于当天晚上7时许就赶回了洋县。

      经过洋县公安局黄家营派出所民警们一周时间的不懈努力,在行程600多公里,搜集整理材料10余份后,陈太兴老人终于与4月16日如愿以偿补录了户口、办理了身份证,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居民户口簿。

      下一步,洋县公安局黄家营派出所将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协调镇村两级妥善解决好老人今后的生活保障问题,安排社区民警继续关心关注陈太兴老人的生活状况,用实际行动兑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及满意度,努力营造一个平安稳定、和谐安宁的辖区社会治安环境,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附:视频剪辑)



REC  



END
来源:洋县公安


宣传洋县,服务洋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投稿 : 1247849349@qq.com  微信客服:18565676124

本文地址:https://www.yangxianren.com/post/42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兴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