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23岁的洋县某先生大学毕业不久,正在找工作。2020年12月21日下午,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京东金融服务中心客服的电话,称某先生大学期间有8000元的违规信贷额度未消除,如果不及时注销就会影响征信,还会影响求职。当时某先生是不信的,因为自己从未在任何网络平台办理过贷款业务。但客服说不信可以添加企业微信详细了解,某先生加了微信发现对方微信号确实是企业微信,客服还发来带公章的工作证。接着又发来某先生的征信情况截图,上边显示某先生确实在支付宝、微粒贷等平台上有未收回的学生贷款额度。看到这些本来持怀疑态度的某先生彻底相信了。立即在客服的“指导”下通过京东金条平台借款8000元,注册中邮钱包贷款58000元,在支付宝借款3000元,还向亲戚借款23000元,一股脑全转给了客服指定的账户,用于注销贷款额度。等某先生察觉不对,92000元资金已装入骗子的腰包…
22岁的洋县某女士大学毕业,待业家中。接到一个自称是58金融服务中心的客服电话,称某女士大学期间使用过爱学贷账户且未注销,不但会影响征信,还会影响找工作。第一次打电话某女士没信。但客服锲而不舍与其联系,让某女士加QQ详谈,还给某女士发来一个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授权证书,并发来某女士在微博、京东、支付宝有未注销交易额度信息的截图。这下某女士慌了,在客服的“指导”下,某女士先后在支付宝借款7900元,在58同城贷款9000元,全部转给其指定的账户,用于注销贷款账户。16900元转过去之后,客服却说还不行,让某女士继续在美团和京东上借款。这引起了某女士的怀疑,经上网查询、咨询亲戚方才察觉自己被骗了。
从小到大
我们都被父母和学校教育
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随着社会迅猛发展
社会经济关系日趋复杂
市场主体对诚信的需求也日趋强烈
个人征信档案逐渐升级成了我们的
第二张“身份证”
一旦失信不仅影响个人信贷
还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正因如此
一些不法分子也瞄上了“征信”大做文章
对特定群体精准实施“虚假征信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信息,冒充国家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有校园贷记录,不消除会影响个人征信为由,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或者让受害人在正规网贷、金融APP上贷款后转至诈骗分子提供的银行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诈骗流程
如果恰巧受害人有过类似贷款经历
特别是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们
极有可能上当受骗
1、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
2、凡是自称贷款平台客服,提供注销不良网贷征信记录的电话都是诈骗,个人只要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到征信。
3、如果接到此类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对方提供的任何证件和说词。对于存疑的事项,要登录官方平台或向官方客服咨询证实。
来源:洋县公安
宣传洋县,服务洋县,做一个有态度的新媒体!
投稿 : 1247849349@qq.com 微信客服:1856567612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