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文,搭把手把这批货摞起来,明天就要包装发货了。”12月15日下午,二合村移民安置点社区工厂的生产负责人付超和贫困户员工杨关文正在码放货物。由于这批螺丝明天就要发往上海昆山了,厂里一片忙碌的景象。
为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槐树关镇党委、政府全面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7+1”措施,积极争取苏陕协作资金,引进注塑螺丝代加工项目,通过“工厂+社区+贫困户”模式,带动辖区搬迁群众增收致富。
“我11月份工资两千多呢!”今天是发工资的日子,二合村贫困户王彦侠笑的嘴都合不拢,“以前我在省外务工,得知自家门前办起了工厂,为了方便照顾家里,就回乡到社区工厂上班,因为在外务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被聘为社区工厂的质检员。”
据悉,该社区工厂自今年5月建成以来,先后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0余人次,累计发放工资11万元,为解决安置社区搬迁群众及附近贫困居民的后续帮扶难题,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来源:洋县脱贫攻坚
宣传洋县,服务洋县,做一个有态度的新媒体!
投稿 : 1247849349@qq.com 微信客服:1856567612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