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荒山里长出“金叶子”

原创 兴旺  2020-12-16 20:49:16  阅读 498 次 评论 0 条

曾几何时,洋县关帝镇马坪村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随着经济浪潮的翻涌,加之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缺乏产业支撑,前几年这个村子开始走下坡路。

该村地处洋县县城以北秦岭南麓中低山区,距县城35公里,是下游傥河水库的水源涵养地。全村6个村民小组308户1065人,人均水田0.5亩,林地13.3亩。

脱贫攻坚以来,村党支部一班人审时度势,不等不靠,组织村民代表到西乡、城固等地参观学习,该村致富能人韩启斌成立天朗扶贫互助合作社,采用“三变”模式,流转村2、3两组闲置的连片土地518亩发展茶园。农户土地30年承包费折股量化到合作社,农户现金入资18万元,全村165户村民成了合作社股民。

“2016年底该村发展的第一批70亩茶园今年已采购鲜叶500公斤,在茶园建设中使用农民工累计14700人次,发放工资103万元,发放玉米等实物13250公斤。合作社实物分红人均500元,该村75户贫困户全户入股村扶贫合作社,通过务工户均增收达5000元。”该村第一书记周勇告诉记者。

2016年秋,关帝镇市监所所长周勇派驻该村工作。面对着当地人多地少,还有不少村民弃耕撂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现状,他向马坪村村两委建言献策,根据自己在农校学习掌握的知识,结合信息时代种植需求,针对当地实际,提出利用荒坡地和部分农户撂荒土地建茶园的计划设想,得到了镇上村上和全体村民的一致响应。

茶产业发展前期,有的农户目光短浅,在产业发展上只求吹糠见米的眼前利益,茶树栽下第二年,见幼苗生长缓慢,便干脆毁了茶园。对此,周勇并不灰心丧气。他一边引导村民坚定产业发展信念,依然在河边的70亩连片的大田茶园里下气力、作文章。架设引水灌道,安装滴灌设施。周勇说:“虽然开春以来干旱影响了茶叶产量,茶园依然收获了不少春茶。茶产业是一个周期较长的项目,这个做好了,可以给安丰、白刘、杆柏、鸭岭村的闲散劳力找到就近务工挣钱的途经,产生带动一个镇产业发展的积极效应。”

记者望向河边近40亩的茶园,只见几位务工人员正在清理茶树枝。“这个枝要及时清理,这样可以保证茶的最大产量。”该村村支书郑全奇说,“这个小小的茶园可是给我们村出了大力了,村里有个贫困户叫郑文岐,他为人勤劳,在2018年的时候,单在茶园锄草浇水务工收入就达到了47000元。在合作社带动下,他也发展了茶园2.3亩,看着长势良好的茶园,郑文岐逢人便说,我今后再也不是贫困户了。”

关帝镇党委书记梁小刚告诉记者:“马坪村在上世纪60年代就种过茶,这地方三面环水,海拔适中、光照充足,云雾缭绕,种出的茶品质很高。苦于茶品技术跟不上,后来就淘汰了。”梁小刚指着天上掠过的朱鹮说:“马坪村地处朱鹮保护的核心区,又是下游水源的涵养地,整个生态环境非常好。在今年的全市茶叶质量评比大赛中,我们的茶产品分获汉中炒青和汉中红的金奖、银奖。”“群众致富必须要有可靠的长短期产业来支撑,除了茶产业,我们还有香橼、木瓜等,这些产品的产量十分惊人,市场价值也高。曾经的小康村不能让它没落了,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一个群众也不能掉队。”

如今的马坪村,在党的惠民政策鼓舞下,该村外出务工280人,掌握有一技之长的420人,市场注册具有实体经营户15户,全面实现了户户有产业,村民的笑容已写在脸上。

来源:汉中日报


宣传洋县,服务洋县,做一个有态度的新媒体!

投稿 : 1247849349@qq.com  微信客服:18565676124

本文地址:https://www.yangxianren.com/post/33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兴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