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践行扶贫使命
以热血书写忠诚担当
——追忆镇巴县泾洋街道党委书记杨波
泾洋街道办五楼会议室内,再也听不到那个安排工作时铿锵有力、条理清晰的熟悉声音。
蒿坪子村贫困群众张连孝、张孝义,再也等不到那位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的干部“亲戚”。
杨波,男,46岁,镇巴县泾洋街道党委书记,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1月18日倒在了脱贫攻坚的战场上。
巍巍大巴山脚下,从此再无杨波的身影。
以真诚之心对待贫困群众
将杨波视为亲人的贫困群众张孝义,已年过五旬,得知杨波去世的消息后,这个农村汉子放声痛哭。曾经,每次到蒿坪子村,杨波都要到张孝义家里看一看,陪他拉拉家常,问问身体生活状况,在杨波的帮扶下,张孝义家的房子重新加固改造,养了3头猪,40多只鸡,张孝义自己平时还打打零工,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泾洋街道党委书记,杨波在定点联系李家坪村的基础上,也“结亲”帮扶了郑发全等5户贫困户。
“他把田间地头、贫困户家中当成办公场所,经常在一线了解情况、研究问题,帮村里谋划项目、发展产业,村民们把他当自己人,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和他聊。”李家坪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马发祥说,通过四年的努力,食用菌产业发展起来了,移民安置点修建起来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2018年,李家坪村率先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要干好群众关心的事,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杨波这样说,也一直在这样做。泾洋街道办鱼泉村苍房沟组自然条件较差,从前不通公路,50多户村民出门只能靠双脚,搬运重物甚至要靠牛背马驼,在杨波的积极争取和协调下,2020年5月,两条总长12公里的到组路正式通车,50多户村民也终于告别了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的出行环境。
2010年到泾洋街道办工作至今,已有十年,从主任到书记,杨波始终以真诚之心对待贫困群众,为了达到贫困家庭中适龄儿童100%接受义务教育且无辍学这个目标,他组织干部穿梭于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逐一上门拜访、苦口婆心劝导;为了实现基本医疗100%保障,他组织干部一户不漏大排查,将参加合作医疗、实施医疗报销等政策落到实处;为了实现安全饮水100%保障,他组织干部跨镇找水源,逐村逐户安水表,织就出全镇的饮水安全网。
以进取之心干好脱贫事业
“脱贫攻坚战怎么打?措施如何落地?质效如何提升?我们经常一起探讨、一起谋划、一起落实。”泾洋街道办主任苟晓斌回忆道。参加工作27年,不管在县级部门还是乡镇一线,杨波始终忠于职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被汉中市委表彰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9年度被市委、市政府记公务员二等功,个人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泾洋街道办总面积283平方公里,辖12个贫困村,贫困人口较多、自然条件较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杨波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发出“脱贫攻坚工作干不好,所有工作都归零”的号召,全力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无论上班、下班,还是走路、吃饭,所聊内容都是与扶贫工作有关的话题。
怎样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胜势?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杨波及时调整充实“四支队伍”力量,选配12支能打硬仗的驻村工作队,每个工作队固定3名成员,建立站、所、办包联贫困村的机制,全面整合帮扶力量,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如何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杨波提出“种养打基础、劳务稳增收、产业重特色、旅游强后劲”的工作思路,鼓励贫困群众发展小众小养短平快产业,累计带动贫困户1300余户,培育带贫益贫经营主体27户,户均年增收超过1000元。
“易地移民搬迁一直是杨书记最操心的事,李家坪安置点建设时,杨书记基本每两三天就要去一次。”泾洋街道办人大联络处主任冉斌追忆道。曾经,泾洋街道办很多村民住在旧土房内,居住条件差,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后,杨波克服资金、人工等一系列难题,审慎科学选址、动员群众搬迁,如今,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一个个安置小区镶嵌在巴山深处熠熠发光,村民们兴高采烈地领回新房钥匙,扶老携幼、背包挎囊,向自家破旧的祖屋和贫瘠的山地告别,积极拥抱新的生活。目前,泾洋街道办已建成易地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6个,累计搬迁746户2790人,对432户贫困户住房进行了危房改造。
以敬畏之心扛起肩头责任
“杨书记曾经跟我说过,他觉得最亏欠的就是女儿,女儿成长路上,缺少他这个父亲的关心和陪伴。”泾洋街道党委副书记钟文顺说。长期扑在扶贫一线,杨波基本无暇顾及家人和孩子,虽然聚少离多,但家人对杨波却非常理解支持。
在女儿心中,杨波永远是那个博学睿智、淡定从容的英雄父亲;在妻子心中,杨波永远是那个胸怀坦荡、为人正直的模范老公;在父母心中,杨波永远是那个极尽孝道、工作勤恳的优秀孩子。“对工作敬业、对家庭负责、对同事包容、对朋友真诚”,这是大家对杨波的一致评价。
“杨书记平时很关心我们这些青年干部,对我来说,他既是领导、又是老师、更是长辈。”泾洋街道办青年干部罗超说。2018年来自外县的罗超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到泾洋街道办,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方言,一开始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杨波多次关心问候,帮助解决租房、吃饭等问题,教他为人处事的方法,还落实分管领导进行传帮带,如今,当初的生涩小伙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鼠年春节前夕,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杨波告别父母妻子和即将高考的女儿,放弃春节休假率先返岗。他组建起18支党员先锋队,带领300余名办村干部,对1.5万余户群众进行地毯式摸排,以身作则带领干部到监测点一线驻守,检查网吧、KTV等停业情况,动员辖区居民打扫卫生、做好消毒,对水电网讯、米面菜肉等民生保障工作,事无巨细地过问参与,5万余名居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作为一名党龄23年的老党员,杨波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他推动建立党建责任清单,每季度给党员干部讲党课、教方法、传经验,形成了党委班子成员全员讲党课机制;他积极争取协调,高标准新建或改建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对18个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清理整治,鹿子坝社区被评为全省首批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他带头严于律己,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建立督查考核“四单制”,街道办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街道党委下属的远健农业公司党支部被评为全省“五星级党组织”。
苍天为纸峰为笔难述平生壮志,洋水作曲风作歌堪慰逝后英灵。请记住这个把生命献给扶贫事业的名字,杨波!请记住这个值得我们敬重和学习的榜样,继续奋勇前行!(李昇 丁望)
来源:镇巴党建
宣传洋县,服务洋县,做一个有态度的新媒体!
投稿 : 1247849349@qq.com 微信客服:1856567612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