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溪梯田一角
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了解到,由陕西洋县松林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的“桑溪梯田”商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核准注册,取得商标注册证书,并通过了知识产权保护。
“桑溪梯田”商标注册证书
“桑溪梯田”商标设计原稿,该商标由著名画家王明设计。
“桑溪梯田”版权等级证书
“桑溪梯田”商标的成功注册,将有助于高山有机、富硒、生态水稻种植产业、休闲观光、乡土文化艺术的发展,成为促进地域经济产业增效、广大农民增收的又一“金字招牌”,同时为品牌建设和保护打下了坚实基础。
桑溪梯田苗床朱鹮觅食
人工拔秧苗
“桑溪梯田”位于美丽朱鹮之乡陕西洋县东缘的桑溪镇李家庄村,属秦岭南麓余脉与大巴山接壤地的高山体系,海拔1260米,紧邻汉江引汉济渭黄金峡库区,水资源丰富,空气湿润,雨后雾气蒸腾常常形成浩瀚壮观的云海,将桑溪梯田装扮得瑰丽无比,置身其中如临人间仙境。从800米至1200米的山坡上有26级,依靠山泉水灌溉,层层叠叠的梯田以盘龙坡山脊为中心向四周绵延,面积近280多亩,在梯田旁发现有石器时代原始人使用的石斧,汉砖、瓦。该梯田生态环境优美,形态原始,线条流畅,充分展现出梯田的自然美、古朴美、文化美,秦岭四宝朱鹮、金丝猴、大熊猫、羚牛穿梭期间,堪称秦岭南麓梯田景观之奇迹。
桑溪梯田由陕西桑溪梯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通过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乡土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发展模式,着重以种植高端贡香米、黑米、红米、菜籽油、药材,打造文化艺术创作基地和休闲观光民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秉承传统耕作,不使用化学肥料,全力打造为陕西汉中第一个以自然山水为背景,以梯田为展品,以民风民俗为陪衬,保护和展示传统农耕文明生产方式传承与发展成果的典范。
梯田种出一种珍稀名贵的香味大米可与泰国香米媲美,其浓香四溢,令人陶醉,叫做桑溪梯田香。其自田间生长、抽穗、扬花到收割,从收贮、保管到加工成米,都散发出沁人肺腑的清香。用此香米煮出的米饭,白若冰雪,柔软可口,浓香扑鼻,令人垂涎,故有“一亩稻花香十里,一家煮饭百家香”之赞誉。堪称“米中一奇”历史上曾为“贡米”,故又谓“御香”。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诗中写下“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来赞美贡香米。
红米
桑溪梯田贡米熟
桑溪梯田改变洋县黑米、红米在低海拔种植的历史,种出的黑、红米口感软糯,可补益血气,延缓衰老。《本草纲目》十六卷二十二谷部“稻,其谷壳有红白二色,或有毛,或无毛。其米有赤白二色,赤者酒多糟少。赤者粒大而香,水浸之有味;益人温中,益气补下元也;平和五脏,补益血气,其功不莫述。”,南宋诗人苏轼的表兄文同任洋州(洋县)知州时曾在筼筜谷醉酒画竹,“故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胸有成竹)”(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更乃千古佳话。苏轼和洋州知州文同赋诗《傥泉亭》“闻道池亭胜两川,应须烂醉答云烟,劝君多拣长腰米,消破亭中万斛泉。”其意指选洋长腰米,用傥河水酿酒,苏轼与文同饮,烂醉于傥河傥泉亭(即筼筜谷),以谢上天。该诗中长腰米说的就是米粒形状,事实上,洋县红米就是长腰米。在明清时,清.王士正《七盘岭》“橘柚郁成林,稻苗亦芃芃”及《南郑至沔县道中》“处处棕榈绿,村村罢亚红”(王本元.《历代名人吟汉中》p260) 等著名诗句描绘了汉中农民栽下的万顷罢亚红稻长势正旺。1985年,在陕西省优质米评选会上,获“优质特种米”称号;11月,全国农业名特优新产品展评会上,被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优质特种米”。1992年被载入新出版的《秦巴山区土特产》一书。
陕西洋县桑溪镇李家庄村四季(春)
夏
秋
冬
“桑溪梯田”品牌商标的成功注册,将有利于打造陕西洋县“贡稻之源、丝路瑰宝”新名片, 促进陕西洋县水稻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和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国工业报陕西记者站 王亮)
来源:乡土之声
宣传洋县,服务洋县,做一个有态度的新媒体!
投稿 : 1247849349@qq.com 微信客服:18565676124
您看此文用
秒,转发只需1秒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