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总少不了尝鲜,
香椿、春笋、马兰头、荠菜……
因此不少市民纷纷踏至田间
抄起家伙挖野菜,
为自家的餐桌增添美味
如今,不少年轻人
也加入挖野菜的行列
还用游戏名词给它换了个叫法
称之为"打野"
不少年轻博主发帖分享
在公园挖野菜的经历
而且种类非常丰富
涵盖了荠菜、蒲公英、
野芹菜等各种各样的春菜
不过,却要提醒大家:
在品尝“春季限定”美味的同时
也要注意
食材的烹煮方式和食用量
切莫让胃肠道“受伤”!
富阳女子连吃一周大口吐血
家住富阳城区的孙阿姨每年春天都会去山上摘野菜。她说,长在山上、地里的野菜非常新鲜,还纯天然无污染,恨不得摘一次野菜能管家里一周蔬菜的供应。
今年也不例外,这段时间孙阿姨隔几天就往农村跑,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
前不久,孙阿姨剪了好几袋的荠菜带回家。待清理干净,再放入冰箱保鲜层里保存。那一周,她几乎每天都会炒一碗荠菜豆干来下饭。
后来,孙阿姨发现大便颜色发黑,可当时并未在意,直到出现呕血、晕厥,家人们赶紧把她送到富阳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治疗。
接诊医生立即为孙阿姨做了胃镜检查,发现她得的是胃溃疡,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若是出血量较多,可能引起血容量下降,进而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考虑到病情凶险,医生决定将孙阿姨收治入院进行针对性治疗。好在救治及时,病情明显好转后得以康复出院。
医生徐渭明(右)为患者做胃镜检查
医生解释,孙阿姨自身胃的基础不太好,原本就有炎症、糜烂,加上这段时间她吃了很多荠菜、春笋、马兰头等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容易损伤胃黏膜,导致消化道疾病加重,从而引发消化道大出血。
医生强调,这类食物虽然美味,但对于有糜烂性胃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不应过多食用。
因野菜进医院
杭州最近几乎每天都有人吃伤
除了孙阿姨,家住萧山的章阿姨(化名)也因为荠菜来到医院。
事发当天,章阿姨在野外看到不少荠菜,于是约上了三五好友一人一把剪刀,一个篮子齐上阵。
挖完荠菜回来,她立马上锅做了一道凉拌荠菜,可是刚吃完人就开始不舒服了,后来上吐下泻,肚子也疼得厉害。于是她来到了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表示章阿姨的情况属于急性肠胃炎。
原来章阿姨在给荠菜焯水时,怕煮太老了,没有鲜味,煮的时间短了点,菜没有充分煮熟。本来准备的是一家人的菜量,最后家人没吃几口,她怕浪费把剩下的荠菜全都吃了,最终导致急性肠胃炎。
医生提醒,野菜重在尝鲜,但适量食用,且烹饪野菜的方法注意,要先浸泡、焯水等,避免野菜中的生物碱带给人体不良反应,从而减少其中可能含有的毒素。食用野菜时,结合自身体质,有选择地适量食用。老人、婴幼儿、孕产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等人群,尽量不吃或少吃。”
需要警惕的是,有些野菜与有毒植物十分相似,不易区分,容易误采误食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不熟悉的野菜,不要采摘来食用,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就算是一些能够被食用的野菜,不容易被认错的,有些也含有微量天然毒素,比如蕨菜,如果烹饪不当或一次食用量过大也可能引起中毒。此外,长在路边的野菜容易受到污染,垃圾地上、不干净的路边的野菜不要采,久放的野菜也尽量不要食用。
还有这5种野菜千万不要吃
容易发生误认的野菜不要吃
受污染的野菜不要吃
久放的野菜不要吃
不要把野菜当主菜吃
光敏体质的人不要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