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的调研报告,试图解答“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种地”。人工成本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导致粮食作物亩生产成本至少增加100元,有的地方甚至增加180元—200元。适度规模经营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土地流转价格逐年上涨抵消了部分规模种粮收益。加之农业生产大多周期较长,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不确定因素较多,导致农业生产收益难以有效保障。农业生产收入远低于二三产业,“种粮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一月”。在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皇甫村,收割机在收割水稻(2022年10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陕西耕地条件较差,同时自然灾害风险较大,机械化水平也滞后。三是经营主体实力不强,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主体规模偏小、实力较弱,缺乏专业人才培训和引进机制,经营管理水平跟不上,严重影响其专业化、市场化发展,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四是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技人才较为紧缺。据调查,农业从业人员中,年龄50岁以下的仅占45.3%。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收入,选择外出务工从事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等非农产业,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种粮副业化、老龄化、兼职化。调研报告指出,要精准施策,全力解决“怎么样”吸引各类主体种地:一是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二是以优化财政支农政策推动粮食生产再壮大;三是以增加金融服务供给推动粮食生产再突破;四是以培养农业生产经营骨干推动粮食生产再提升。宣传洋县,服务洋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投稿 : yyxx916@qq.com 微信客服:yxfz916
QQ在线咨询联系QQ
1247849349
联系电话
18565676124
洋县网目前正在出售中,如有兴致,请点击下方链接直接购买、
询问致电 18565676124
点击购买此网站!
洋县网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