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长落马之后
两百多人的会场内,静得只能听到“扑通扑通”的心跳声。这是2023年7月那场“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给陕西省岚皋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李仕阳留下的最深印象。
台上正在播放一部名为《一念贪腐毁终生》的警示教育片。片中,岚皋县林业局原“一把手”储某和岚皋县林业局原副科级干部张某身处留置室内,身形佝偻,声泪俱下。
山城岚皋常住人口只有13万余人,其中公职人员有4000余人。储某和张某都是土生土长的岚皋人,台下坐着的全县各单位科级领导干部,有些与两人有过工作交集,有些与两人打过照面,有些是两人的亲戚邻居。
从对两人立案审查到在全县范围内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岚皋县仅用时107天。储某也成为岚皋县监委留置的首个正科级“一把手”。
还有一个数字更值得关注。储某、张某落马后的半个月内,岚皋县林业系统共有6名干部主动走进纪检监察机关,向组织交代问题。
看似毫无征兆的背后,是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耗时近2个月的循线深挖。
元旦刚过,岚皋县纪委监委便多次收到群众匿名来信,信中直指县林业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某收受一苗木供应商的贿赂。
“行贿一般以现金形式进行,而且这种事情只有当事人双方知道,拿不到口供就无法定性,案件也就不能往下走。”负责线索核查的岚皋县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曾涛知道遇上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接下来的一个月,核查组利用网络对该供应商公司近7年的工程项目招投标情况进行一一排查,发现这家打着“农产品”经营旗号的公司几乎只做林业项目,而且存在串通投标的违法行为,该供应商随即被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看守所内,核查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该名供应商终于交代了他多次给张某行贿的事实。
“这名供应商还给别人送过钱吗?这会不会是一起窝案?”接到岚皋县纪委监委对张某进行留置的请示后,负责联系岚皋的安康市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决定赶赴岚皋,提审供应商。在之后的一个周末,岚皋县纪委监委负责外围取证,做该供应商家人的思想工作;安康市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主攻内审,对该供应商讲形势和法理。
深挖果然有收获!时任岚皋县林业局“一把手”的储某收受管理服务对象财物,为其公司承揽林业项目提供帮助这一问题线索很快浮出水面。
岚皋县纪委监委先后对储某和张某涉嫌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审查。储某和张某几乎同时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两人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由于储某和张某的案子是同步推进、同时查办的,岚皋县纪委监委决定将第二纪检监察室和第三纪检监察室的力量整合,提升案件查办质效。“两起案件移送司法机关都是一次过关。”曾涛说。
只有将案件成果充分“吃干榨净”,代价才不算白付。“案中人”是开展警示教育最宝贵、最有效的资源。在查办案件的同时,岚皋县纪委监委也在筹划为后续的警示教育提供素材。
“《一念贪腐毁终生》这部警示教育片从撰写脚本到剪辑成片,前后花了不到10天时间,就是为了赶上‘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让全县科级领导干部通过画面直观感受到反腐力度,以案为鉴,躬身自省。”李仕阳说。
在储某和张某案开庭审理前,岚皋县委办公室下发了一则通知,点名要求县发改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等10余家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项目领导以及林业局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前往岚皋县人民法院旁听储某案庭审,这些部门的领导以及12个乡镇项目办负责人旁听了张某案庭审。
“储某和张某是林业系统关键岗位干部,他们的落马对其他管权管钱的经济部门领导干部有着极强的镜鉴意义。”岚皋县委书记马宏伟说,“公开庭审,无疑是‘同级同类’警示教育的最好‘课堂’。”
“在诱惑面前我没有守住底线,造成了现在血淋淋的结果和惨痛的教训。短短的几个月,毁了我的一生……”
被告席上,储某一字一句读着自己的忏悔书;旁听席上,某部门“一把手”也陷入沉思:“以前总觉得监狱离自己很遥远,但看到受审的储某,心痛的同时也让我对‘伸手必被捉’这5个字有了深刻的体会。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一旦发生动摇,就会在面对诱惑时失去抵抗力,最终走上违纪违法的不归路。”
一名与张某共事多年的同事为其算了一笔“经济账”:“他在林业系统干了大半辈子,由于业务过硬早早评上了高级工程师,工资顶得上一个副县级领导干部。因为一时贪念,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和一家人的安稳日子,真不值!”
最终,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缓刑,缓刑考验期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在对案情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岚皋县纪委监委向县林业局党委下发了一份纪检监察建议书,直指该局在项目管理上存在漏洞、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整改建议。
“县纪委监委提出的建议摸准了林业系统‘病因’,唯有抱定刮骨疗毒的决心,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查而不止、纠而复发、屡治屡犯的现象。”为了把“以案促改”工作抓紧抓实,分管县林业系统的县委常委、副县长郑毅带头推动。
落马前,张某担任岚皋县林业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一职,该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林木种苗、林业产业、造林绿化等工作。办案人员分析:“林业科技服务中心项目多,资金量却不大,加之生态修复等林业工作不像修条路、盖个房子那样便于监督。身处这样的岗位,如果自控力不强,早晚要出事,而张某在负责人的岗位上一待就是10多年。”
“建议建立关键岗位、重点岗位、高风险岗位定期轮岗机制,用制度来减少干部犯错的几率。”在办案人员的引导下回顾自己的违纪违法之路,张某在忏悔书中向组织提出了这样一条建议。
项目编制、审批、管理等岗位人员往往是不法商人“围猎”的重点,廉政风险高。在岚皋县林业系统,有不少像张某一样身处关键岗位的干部,从参加工作起就没有“挪过窝”。岚皋县林业局在确保工作不断档的情况下,对全系统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了一次“大换血”,一次性交流轮岗25人,有力防止了利益“小圈子”的形成。
针对以往林业系统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招各的标,各吹各的号”现象,岚皋县林业局出台了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对项目流程进行了规范,进一步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
截至9月底,岚皋县林业局已健全完善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党务公开实施方案(施行)》《干部学习制度》《公务车辆管理办法(暂行)》等多项制度 (办法),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越扎越牢。
对案发单位来说,除了要加速解决一批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外,重新激发起林业系统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打造一支作风过硬、能力突出的林业铁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赢得管理服务对象的认可和信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已是深秋,岚河两岸层林尽染,一派秋日胜景。位于岚河左岸的岚皋县反腐败警示教育基地内,储某、张某违纪违法案被及时更新到了“打虎拍蝇、警钟长鸣”板块,长久地警示着一批又一批参观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