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眼红是嫉妒
你的眼红可能是“病”
……
开学这段时间,“红眼病”高发



1
传染性极强
2
人群普遍易感
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
病后免疫持久性差,康复后仍可以被不同病原体感染而再次发病,亦可能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
3
感染招数多
直接接触病人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
与患者握手等身体上的接触。
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具(如毛巾、穿过的衣服、脸盆等),患者摸过的东西(如门把手、公共汽车扶手等)。
接触被污染的水(如池塘水、游泳池水等)。
接触患者用过的眼药水等物品。
4
起病急,症状明显
红眼病起病急,刺激症状重。主要症状包括眼内有异物刺激感、眼红、眼部刺痛、畏光、眼部分泌物增多。
发病开始时多为单眼,很快传染到另一眼,发病两周内传染性最强。
红眼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预后良好,偶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5
关于治疗
患眼局部用药可用抗病毒眼液,如0.5%病毒灵眼液,5%吗啉双胍眼液,鱼腥草滴眼液,开始时每小时一次,3天后逐渐减少次数,晚间涂更昔洛韦眼膏或抗生素眼膏。
中药金银花、野菊花、板蓝根、桑叶、薄荷等热熏敷或提取液滴眼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疗效。
具体建议参考临床医生医嘱和药物使用说明。
校园防病“5招”
学校、幼托机构应开展晨(午)检制度,晨检中发现有异样状况或疑似病例者应暂停入园或入校。
培养学生养成勤洗手、不共用生活用品、不揉眼等良好的爱眼卫生习惯。
在校期间如出现相关症状时,应立即报告校医,并暂停集体活动和他人接触,如症状较重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及休息。
经确诊为“红眼病”的患者,隔离管理期为发病7天后,以症状消失为解除隔离的判定条件。
报告病例:学校或托幼机构如果发生聚集性疫情,应及时上报辖区疾控中心,按要求开展疫情处置。
做好清洁:保持教室和宿舍良好通风,加强清扫和消毒工作,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特别是要做好校内公共场所、公用物品、校车等物品的消毒工作。
家庭防病“3招”
个人防病“4招”
发表评论